
曾看过一些大学生做的个人职业规划策划书,发现存在这样的共同误区:认为职业规划就应该贴近理想,是一种理想的诠释。在规划书中,虽然有对职业的具体分析,但是却缺乏对薪金、福利待遇以及服务要求的规划,看似“圣洁”的规划书,其实暴露了思想的短板。
我们不要做金钱的奴隶,但是你要在这个社会立足。这就需要我们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说白了,职业就是这样一个提供物质基础的平台,在你能填饱肚子之后,才能够谋求进一步的个人发展。所以,职业规划应当从职业的各个角度入手,包括职业当前发展形式,岗位利弊,薪酬待遇,未来的发展预期,和发展前景,能够为你带来什么,将文字规划立体起来。
有适当的追求是积极的表现。就业其实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们在众多的用人单位中选择出比较心仪的单位,这是我们的选择,而企业在众多优秀竞聘者中择优录取,这是用人单位的选择。我们也是一个主体部分,应当对企业抱有合理的要求,适当的需求是我们主体性的体现,是积极的观点。所以不用担心HR是否觉得自己市侩,没有追求的人做事可能也缺乏目标和条理。
可见,个人职业规划中体现着你的个性心理特征,对自己的可得薪酬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秉持自我价值观念,也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