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是 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 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目前所称的中外合作办学一般是指国家鼓励的在高 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
办学主体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两种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如:西交利物浦、宁波诺丁汉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如:大连理工大学与日本立命馆大学合作举办软件工程 项目
招生形式
计划内招生和计划外招生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通常采取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或国家计划外自主招 生。
1、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属于国家正规院校的统招招生,纳入国家下达 的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在学校年度招生规模内依照专业招生目录分列执 行,有一定的名额限制。学生须填报高考志愿,招生院校按照考生的高考 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不降分录取。
2、国家计划外自主招生是指由院校自行 规定招生条件,学生无须参加高考志愿填报,其高考成绩只起到参考作 用,这使得部分学生能以较低的分数进入高校学习。对于计划外招收的考生,院校不调取其个人档案,入校 后学校将为新生建立新的个人档案。学生由学校统一管理,与计划内招收 的考生一样由老师进行全日制授课。
报考条件
1、只招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2、个别院校对英语考 分有要求或者加试英语测试
报考流程
1、国家计划内招生(学历教育)通常在一批本科段、二批本科段和三批本科段 进行录取,但各省情况不太一样,具体参见本省当年的招生计划。
2、国家 计划外招生(非学历教育)一般每年安排两次,考试内容及时间由招生 院校自行安排。学生在报考前需要向报考院校咨询招生名额、截止日期、 考试方式等相关情况,然后填写该院校给考生提供的个人情况表格,考试 时间及地点由院校通知。学生按照所报考院校的安排参加考试,考试成绩 及录取情况由报考院校通知学生。
相关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适合哪些学生报考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引进优质的国外教育资源,为想要出国的学生提供 了便捷的途径。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那些英语基础较好,想要 就读大学或出国留学,但受高考成绩限制的考生可选择报考中外合作 办学机构(项目)。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的优势
1、课程优势。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根据国际、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设置专 业,执行中外合作院校双方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大多与国外课程紧密接轨,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师资、教材均来自国 外,有利于学生接受中西方文化的教育,丰富其文化知识结构。
2、语言优势。重视加强学生的语言素质和口语训练,对学生一般都有语言能 力的要求。部分课程教学采用外方合作院校原版教材,配备国外师资,实施 双语教学。
3、费用优势。“3+1”或者“2+2”的教学模式缩短了海外求学时间,节省了 成本(中外合作办学的总成本只有正常留学的 1/3 左右)。
4、升学优势。实现低分高就(同一院校的中外合作会低于统考 20~60 分录取)
5、就业优势。学生在国外毕业后,有机会在国外就业或移民。不出国的学生由 于熟悉欧美文化,外语能力较强,适合到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就业; 教学方式灵活,实践机会多,毕业适应社会能力更强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的劣势
1、据了解,目前全国范围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 1101 个,高等 教育占 872 个。上海共有 222 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高等教育类占 62%。但这些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参差不齐。
2、一些合作项目宣传不实,聘请的外方教师不具备相当学位和执业证书,缺 乏一定教育教学经验或者是外方教师偏少,导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质 量不高,有的学生因英语不过关,同样去不了国外或不能适应国外的语 言教学。
3、许多中外合作办学属于统招计划外招生,一不受名额的限制,二不受成绩 的限制,来者即可报名,一半学习在国内,一半学习在国外,学习结束可以 获得国外的学位。由于许多中外合作办学没有在教育部门备案,学生的权益 难以保障,甚至落入国外某些“野鸡”大学。
就读中外合作的关注点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情况,在就读中外合作办学时,教育部相关官员建议 特别关注和认真了解以下六个方面的情况:
1、关注所就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是否经过合法审批。主要的是要查看 办学者是否能提供审批部门所颁发的同意其办学的文件。其中,新批及 已完成 复审省市通过复审的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包括内地与港澳台地区 合作办学项目与机构)名单,目前已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监管工作信息平台、 教育部网站、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予以公布。可通过登陆以上网站查看 相关信息确认所就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是否合法。
2、关注实际办学情况,尤其是教育教学质量高低。应通过向在读学生询问等多 种方式了解实际办学情况。在质量方面要关注决定与影响中外合作办学质量 的几个关键因素,如,学生入学标准;师资配备情况,包括是否配备了一定 数量和比例的比较好的外方教师;教授什么样的课程;在什么地方办学等。 另外,要关 注和了解毕业生(如果已有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除了解就业 率,还应该关注毕业生到哪些单位、公司工作,必要时还应该向相关单位核 实有关信息的真伪。
3、关注学校的招生宣传与实际办学情况是否一致。重点考察学校招生宣传中 的办学地点,收费项目与数额(须由中外合作办学所在地省政府批准),招生 人数等情况与实际办学情况是否一致。
4、关注招生标准。按照规定,实施我国高等学历教育的,须按照同地区同批次 计划内录取,降低批次录取是违反国家规定的。实施外国教育机构学历、 学位教育的,其录取标准应当不低于外国教育机构在其所属国的录取标 准。一般来讲,录取标准比较低,录取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办学质量很 难保障。录取标准 高,办学质量才有可能更好。
5、关注招生计划。按照规定,颁发中国高等学校学历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招 生必须纳入国家高等学校招生计划。而实施实施外国教育机构学历、学位 教育的,也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核定了相应的招生计划数。
6、关注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估和认证情况。教育部在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管理, 规范合作办学秩序,提高办学质量,维护就学者利益的工作措施中,开展 办 学评估和加强合作办学证书颁发的认证是两项重要举措。可通过教育部 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信息平台中所公布的关于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一步 了解合作办学机构或 项目的评估和认证信息,以做出更恰当的就学选择。
该文章属参考资料主要来自国家教育部、各省市考试院、全国大专院校等公开信息。如存在错误,欢迎指正,我们会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尽快修复错误,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了解更多报高考资讯,欢迎关注知蜻在线~